结核杆菌感染实验是一个多层次、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领域,涉及基础研究、药物研发、疫苗评估和诊断技术开发等多个方面。实验必须在生物安全三级(BSL-3)实验室中进行,
因为结核杆菌是强致病性病原体,可通过气溶胶传播。
今天,我们来看下使用ELISpot法进行结核杆菌感染实验的原理、流程、结果解读及其重要意义。
ELISpot是用于检测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(尤其是T细胞反应)的极其灵敏的技术,在结核病研究和诊断中扮演着核心角色。
一、实验原理
ELISpot(酶联免疫斑点法)的核心原理是:在单细胞水平上,检测并计数能够分泌特定细胞因子的T细胞。
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,致敏的T淋巴细胞(主要是CD4+ Th1细胞,有时也包括CD8+ T细胞和γδ T细胞)在再次遇到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时,会被迅速激活并大量分泌细胞因子,
如γ-干扰素。
ELISpot实验正是捕获这一过程:
包被:在微孔板底部预包被抗特定细胞因子(如IFN-γ)的捕获抗体。
孵育与刺激:将待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(PBMCs)与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共同加入孔中孵育。
分泌与捕获:如果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的特异性T细胞,它就会被抗原激活,并在其所在位置分泌IFN-γ。这些IFN-γ会被孔板底部紧邻的捕获抗体立即捕获。
显色:洗去细胞和未结合的分子后,加入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和酶标链霉亲和素,最后加入底物进行显色反应。
斑点形成与计数:在每个分泌IFN-γ的T细胞所在的位置,会形成一个不溶性的有色斑点。一个斑点就代表一个被抗原激活的、能分泌该细胞因子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。
通过Bioreader自动化ELISpot读数仪(酶联免疫斑点读数仪)对斑点进行计数。
二、实验流程(以检测IFN-γ为例)
样本准备:
采集疑似感染者或实验对象的外周静脉血。
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(常用Ficoll分离液)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。
抗原选择(关键步骤):
ESAT-6 & CFP-10:这是目前最核心、最特异的抗原。它们位于结核杆菌的RD1基因组区域,在卡介苗(BCG)和大部分环境分枝杆菌中缺失。因此,使用它们可以有效
区分结核感染与BCG接种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。
PPD: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。它是包含多种抗原的混合物,但特异性较差。BCG接种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也可能对PPD产生阳性反应,因此现已逐渐被ESAT-6/
CFP-10所取代。
实验设置:
实验孔: PBMCs + 结核特异性抗原(如ESAT-6/CFP-10肽段库)。
阳性对照孔: PBMCs + 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(如植物血凝素PHA)。用于确认细胞具有正常的活性和应答能力。如果此孔无反应,则实验无效。
阴性对照孔: PBMCs + 不含抗原的培养基。用于评估本底水平(背景噪音)。
孵育与刺激:
将细胞与抗原在37°C,5% CO₂培养箱中共同孵育16-24小时。这个时间足够让T细胞被激活并分泌细胞因子,但又短到足以防止细胞因子扩散,从而形成清晰的斑点。
免疫检测与显色:
孵育结束后,移去细胞,洗板。
依次加入生物素化的抗IFN-γ抗体、酶标链霉亲和素、显色底物。
每一步之间都需要充分洗涤。
斑点计数与分析:
待斑点清晰后,终止反应,晾干板子。
使用Bioreader自动化ELISpot分析仪(酶联免疫斑点分析仪)读取并计数每个孔中的斑点形成细胞数。
三、结果解读
阳性结果: 实验孔的斑点数显著多于阴性对照孔。通常,判定标准为:
实验孔斑点数 - 阴性对照孔斑点数 ≥ 一定阈值(例如,≥6个斑点/百万细胞,具体阈值因试剂盒而异)。
并且,(实验孔斑点数) / (阴性对照孔斑点数) ≥ 2或更高。
满足以上条件,即可判定为阳性,提示体内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,即存在结核感染(潜伏性或活动性)。
阴性结果: 实验孔与阴性对照孔的斑点数无显著差异,且阳性对照孔反应正常。提示可能未感染结核。
不确定结果: 阳性对照无反应(说明细胞状态差,实验失败)或阴性对照本底过高(可能由于非特异性激活或操作污染)。
四、在结核病研究与应用中的意义(IGRA)
基于ELISpot原理的商业化试剂盒(如T-SPOT.TB)是γ-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主要技术形式之一。
主要优势:
高灵敏度与特异性: 使用ESAT-6和CFP-10作为抗原,特异性远高于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试(TST),不受BCG接种的干扰。
快速: 仅需24-48小时即可出结果。
定量: 可以相对定量体内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。
高通量: 可同时检测大量样本。
局限性:
无法区分潜伏性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: ELISpot阳性只能说明存在感染,但不能确定是潜伏还是活动状态,需结合临床症状、影像学和其他微生物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。
成本较高: 需要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。
操作要求高: 细胞活性的保持至关重要,从采血到分离PBMCs的过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(通常8小时内)。
总结
在结核杆菌感染实验中,ELISpot法是一种强大的体外免疫学检测工具。它通过计数分泌IFN-γ的特异性T细胞,来准确判断机体是否对结核杆菌产生了细胞免疫应答,
是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和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的重要方法,尤其在区分BCG接种影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